塑化劑就是塑膠的添加物!!!!!!塑膠在添加了塑化劑之後,可以依據使用的功能、環境不同,製造成擁有各種韌性的軟硬度、光澤的成品,而又因原料單價便宜,故在現今的社會中,可以說是非常普遍的產品,無論是利用在建築、外裝、食品包裝、各式工具、容器、甚至醫療器材等,或多或少皆會利用到塑膠的材質,其中愈軟的塑膠成品所需添加的塑化劑愈多。塑膠製品中的塑化劑會因為儲存的溫度、時間、pH值而釋出到環境之中,因此塑化劑在我們的環境中幾乎是無所不在,不管是在空氣、土壤、水源皆可檢測出其含量,然而即使環境中所含濃度並不高,可是經由食物鏈濃縮的因素,人體無意間所攝入的塑化劑濃度,可能比環境中的濃度還要高達至上千倍。而在日常生活中的塑膠製品、食品包裝、甚至醫療器材等,皆使我們曝露在塑化劑下的機率更加頻繁,故我們不可小覷這累積在人體內的塑化劑,因為它在動物實驗上已經證實會導致體重降低、肝、腎細胞癌、血液循環系統疾病、以及生殖機能上的癌症等。有鑑於此,美國衛生人力部已經決定將鄰苯二甲酸脂類列為致癌物質;國際癌症研究署也已經決定將其列為可能的人類致癌物;而美國環境保護署也決定將它列入很可能的人類致癌物;日本環境廳將其列為疑似環境荷爾蒙之一;台灣雖也有將塑化劑相關化合物其歸類列管的毒性化學物質的第四類,可是在我們每天所接觸的物品與食物,其內所含之塑化劑依舊存在而無法立即根絕,我們要該當小心防範其中潛殘的危害。人體曝露在塑化劑下最多的情況是經由食物的攝取進入人體,在選擇食品容器時,應當避免使用塑膠材質,改以高品質的不銹鋼、玻璃、陶瓷器為主,尤其是未上很多釉料或非彩色的陶瓷器為佳,這些容器相對的安全許多。若必需使用塑膠製品作為食品容器,也應避免長時間的重覆清洗使用,這會增加塑化劑溶出的機會;保存食品經常會使用到的保鮮膜,宜選擇PE、PVDC材質,並避免置入微波爐中高溫加熱,倘若必需加熱時,則可在保鮮膜上以牙籤戳數個小洞,讓氣體可以釋出,在包覆時也要避免直接接觸到食物,因塑化劑在油脂試驗中比在水溶液中更易溶出。雖然塑化劑經由皮膚接觸而進入人體的量極微,可是市面上的塑膠玩具通常亦含有添加了為量不少的塑化劑,故應宣導家中的小孩避免將玩具置入口中,並在把玩過後勤加洗手,免得間接將淺留在手上的塑化劑吃入體內。目前我們生活的環境,其塑化劑的存留已是不可否認的事實,雖然對人體的影響尚未有一個明確的實驗結果,可是經由動物實驗所顯現會導致各式癌症的結果來看,我們仍然需要注意對人體否會有潛在的危害,所以我們平時應該避免增加自身曝露在塑化劑下的機會,為自己身體健康的安全把關。2.軟化劑也是塑膠添加物本身防止塑膠老化很多塑膠玩具含有一種有毒的塑膠軟化劑、可能有致癌的危險。目前歐盟國家已經全面禁用、但是台灣現在只是在列管階段,常在小朋友玩具裡面大量添加。 玩具店裡琳瑯滿目的玩具,但是小心有毒物質吃下肚子,根據德國生態測試雜誌的報導,塑膠玩具中發現有害化學成分鄰苯二甲酸鹽,醫生表示,鄰苯二甲酸鹽主要用在塑膠產品,可以防止塑膠老化,達到塑膠軟化的目的。可是成分含有雌激素物質,可能導致男童生殖器官畸型。醫生表示,台灣有40%的人血液中含有鄰苯二甲酸鹽,可能和生活習慣有關,像是吃下受污染的食物或是女性使用的化妝品和香水,也都含有鄰苯二甲酸鹽,用多了,也有致癌的危險。醫生表示,歐盟已禁止使用鄰苯二甲酸鹽,目前國內還在列管階段,醫生建議,在政府禁止使用前,自保的方法就是家長選購塑膠玩具時,要注意標示內容外,小朋友手拿玩具後,一定要洗手,才能避免毒物吃下肚。
環保署於今(1月17日)日邀集學者專家及衛生、商品檢驗等主管機關,共同研商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管制措施,會中獲致共識,為減少民眾環境荷爾蒙暴露的可能性,有必要針對毒理及環境流布資料明確的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加嚴管理。環保、衛生及商品檢驗機關將共同努力,積極管理塑化劑及與民眾日常生活相關之消費產品;同時環保署亦將研議把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改列第一類毒性化學物質。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雖對塑膠具有良好延展性與穩定性,但對動物及人類生殖系統有潛在危害,尤其有造成幼兒生長遲緩之疑慮。環保署呼籲,民眾日常生活中應儘量降低塑化劑之危害風險,例如(1)民眾應避免使用塑膠容器或塑膠袋盛裝熱食;(2)使用微波或其他方式加熱食物時,應避免使用塑膠容器;(3)勿使用保鮮膜微波食物;(4)外食及熱食避免使用塑膠容器。環保署同時提醒民眾採「均衡、多樣、少油脂」的飲食習慣,該署亦提供自我檢視表,讓民眾自我檢視由生活中減少此類塑化劑暴露的風險。環保署表示,目前已依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公告列管四種塑化劑,包括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簡稱DEHP)、鄰苯二甲酸二辛酯(簡稱DOP)、鄰苯二甲酸二甲酯(簡稱DMP)、鄰苯二甲酸二丁酯(簡稱DBP)等。其中鄰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在環境中具有不易分解及生物濃縮特性,且環境流布廣,環保署已於95年12月29日正式列管為第一類毒性化學物質,並禁止使用於製造三歲以下兒童玩具。會中衛生署表示,已將DEHP、DBP及BBP(鄰苯二甲酸丁基苯甲酯)三種塑化劑公告禁止添加於化妝品;經濟部標檢局亦表示,將自97年7月1日規定兒童玩具中6種塑化劑不得檢出超過0.1%。會中亦取得共識,政府相關單位將攜手同步對塑化劑進行管制,以減少民眾暴露的可能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